从孩子呱呱坠地那一刻起,爸爸的称谓就被冠名了,从此不再是你侬我侬的两个人的世界,身边总会缀着一个小尾巴,肩上扛起的是整个家庭的重担。作为爸爸,该怎么样引导孩子走得更高更远呢?
最近一则名为“罚站学生几分钟,教师被关7小时”的新闻在网上引发热议,一名姓赵的副所长一夕之间成为众矢之的。
据媒体报道,湖南株洲育红小学姓何的女教师,因罚站迟到的学生,并涉嫌打了其中一名女生耳光,就被这名女生的爸爸,即株洲渌口镇派出所副所长驱警车带走,关入审讯室长达7小时。
随后,株洲县有关部门通报了调查和处置结果:涉事的渌口派出所副所长赵明众系违规用公权力,决定给予记大过处分、免去副所长职务,并调离公安系统。
伴随处置结果的通报,整个事件好像可以尘埃落定了,但网友的热议还在继续。由于就在这起事件发酵的前一天,株洲当地人关注的焦点在一个8岁小姑娘离家出走的事情上。出走的女生正是副所长赵明众的女儿小彤(化名)。
因为爸爸的行为,班上的同学职责小彤“为何要找警察把老师带走”。而何老师从派出所回到学校后,由于“心里不舒服”解散了班级微信群。
同龄人的言语,大人的行为,都让8岁的小彤倍感重压。于是,她一言不发地离家出走了。值得庆幸的是,经过多方探寻,小姑娘终于平安回家。
看到有媒体吐槽,总结这位副所长“三不”:不合格的警察,不合格的爸爸,不合格的公民。
我感觉总结很到位。现在这位副所长已经调离公安系统,所以就不必努力成为一名合格警察了。但不管以后从事什么工作,成为一名合格的爸爸,一名合格的公民,都是他需要努力做到的。
从孩子呱呱坠地那一刻起,爸爸的称谓就被冠名了,从此不再是你侬我侬的两个人的世界,身边总会缀着一个小尾巴,肩上扛起的是整个家庭的重担。所以大家常说爸爸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负有教育孩子的责任。
试想一下,一个连自己都品行不正的“三不”父亲,怎么样为孩子撑起一片天?又怎么样能在孩子迷茫,不知所措的时候,为孩子点燃心中的灯塔,引领孩子走上坦途大道呢?
为人父者,第一要端正我们的品行。
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:“每一个爸爸都是使者,只有使者们不断进修,端正我们的观念品行,培养出的孩子才能自立于人群之中”。
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一生生活十分俭朴,并把这种俭朴作为教子成才的要紧内容。他常说:“平生衣取蔽寒,食取充腹”,教婴幼儿教育子食丰而生奢,阔盛而生侈。为了让儿子更深刻的认识到俭朴的重要程度,他还以家书的体裁写了一篇论简洁的文章。在他的教育下,儿子司马康从小就俭朴自律,历任校书郎、著作郎兼任侍讲,也以博古通今、为人廉洁、生活俭朴而称誉与后世。
常言道,有其父必有其子。一个品行端正的爸爸自会教养出德行兼备的孩子。同理,一个遇到事情斤斤计较,只顾自己眼前得失,三观有偏差的爸爸,教育出的孩子自然不会心胸开阔、豁达大度。
爸爸的格局,决定孩子的高度和广度。
所谓格局,就是指一个人的眼界和心胸。
在家庭日常,爸爸作为顶梁柱,对家庭的重大事件起着决策用途,决策是不是得当,关乎着整个家庭的命。
而对于孩子来讲,爸爸的言行,他们更是看在眼里,记在心里,更是日后处事的模板。
花盆里长不出劲松,鸟笼里飞不出苍鹰。爸爸的格局,决定着孩子的高度和广度。
曾看过如此一个故事:
一个父亲携带孩子出去吃饭,路上遇见一个乞丐。一般爸爸妈妈或许会说:记得认真学习,不然将来只能和他们一样,没工作,以乞讨为生。
但这个父亲却语重心长地说:要认真学习,将来让这类人都有工作,不需要落魄至此。
面对同样的事,不一样的爸爸妈妈教育孩子的角度是不一样的,孩子从中遭到的启发也是大相径庭,格局自然也不在同一个层面上。
爸爸深沉的爱,为孩子指明前进的方向。
在家庭日常,母亲的爱一直那样细腻,那样明显,在唠唠叨叨的话语中表达的淋漓尽致。相比之下,父亲的爱却是那样宽广,那样含蓄。
前央视著名主持人李咏日前在美国病逝,消息一时间刷爆了媒体头条。在大家痛惜失去一位好主持人的同时,也在感叹世间又失去了一位好爸爸。
1991年,李咏与同学哈文结了婚,伴随女儿的降生,夫妇二人结束了长达十年的两个人的世界。“全身心的疼爱”、“为女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一片情感沃土”,是李咏的育女信条。尽管很爱女儿,但他从不过分娇纵娇惯女儿,一直全力以赴、默默地为女儿打造一个自由、快乐、幸福成长的空间。
因为受爸爸妈妈的影响,李咏女儿法图麦.李一直沉迷公益事业。在李咏抗癌治疗5个多月的时候,他仍在微博上发声支持女儿的公益项目,并出资捐助了500元。
“父爱是沉默的,假如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”著名作家冰心曾如此说。
是的,作为一个爱孩子的爸爸,他给孩子灌输的是善良,是包容,是大度,是博爱,而这类都是于无声处的影响,春雨润物的滋养。
株洲那位副所长爸爸的所作所为,何以能担当起现代爸爸妈妈育人的责任,孩子心灵所受的影响又怎能挥之即去呢?这种权力支配下的鲁莽行为与带来的负面社会干扰,难道不值得大家每一个父母深思吗?